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
(寫作中和整理中)
蔡少琪
並 http://www.chinesetheology.com/GreekHebrewBible.htm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一):某些以 "a"字開頭的希臘文用詞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二):一些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修讀和研究的入門網站(整理中) http://www.chinesetheology.com/GreekNHebrew.htm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三):部分字首"sun" or "su"的『一同』的用詞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四):留意原文是『單』數,定是『眾』數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五):同一『原文的組合詞組』,不同的『中文』翻譯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六):不同的原文『字』,類同的翻譯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七):留意經文中的『命令式』的動詞(Imperative verbs)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八):介紹一些希臘文的網站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九):命令動詞和分詞的組合句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):留意一些多用的『片語』(phrase)所帶來的主題信息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一):同一作者,不同書卷的重複語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二):重視『平安』(Shalom)的主耶穌和使徒保羅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三):不同語言組合的看法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四):箴言論『管教』--書卷裡一些主題式的用詞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五):直譯和意譯的分別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六):能幫助各種人的智慧和聖經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七):希臘文舊約LXX是新舊約之間的重要橋樑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八):人類要回到神的樂園;人渴慕回到神的樂園。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一):某些以 "a"字開頭的希臘文用詞
在這網絡裡有豐富資源的世界,信徒和牧者也應該懂一點聖經原文,並聖經原文的一些有意思的釋經方法。雖然自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但在解釋聖經和講道裡,喜歡多用原文。這裡也將自己一些觀察與大家分享。
某些希臘文的用詞,是用 “a”的字放在原來的用詞之前,來代表『沒有』的意思。
就如英文的apolitical,就是『沒有』political,就是『非』政治化的意思。
abnormal,就是『非』normal,就是不正常的意思。
保羅在羅馬書第一章總結人類的失敗的時候,就用了四個“a”帶頭的用詞。
羅1:31無知的、背約的、無親情的、不憐憫人的。
『四無』:【直譯】羅1:31無智慧、無誠信、無親情、無憐憫
(ἀσυνέτους, ἀσυνθέτους, ἀστόργους, ἀνελεήμονας)
(asunetos, asunthetos,
astorgos, aneleemon)
(senseless, faithless,
heartless, ruthless)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fhlwhparsing.php?engs=Rom&chap=1&sec=31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二):一些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修讀和研究的入門網站(整理中)
http://www.chinesetheology.com/GreekNHebrew.htm
自己會嘗試整理一些相關連結。
這是初稿,希望對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和同工有幫助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三):部分字首"sun" or "su"的『一同』的用詞
希臘文中部分以“su”或"sun"開始的用詞,有『一同』的含義。若翻譯為英文,我喜歡翻譯為一“co”帶頭的字。就如『合作』一詞是cooperate的用法。
以羅6:4-8為例子:
羅6:4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,和他『一同埋葬』,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,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,從死裡復活一樣。
羅6:5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,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。
羅6:6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,和他同釘十字架,使罪身滅絕,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。
羅6:7因為已死的人,是脫離了罪。
羅6:8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,就信必與他同活。
羅6:4-8裡『五個』以 “συ”【同】(su-)開頭的希臘字。
6:4 συνετάφημεν (sunthapto) (buried together)(co-buried)『同埋葬』
6:5 σύμφυτος (sumphutos)(grow together)(co-grow)『同生長』【與他聯合】
6.6 συνεσταυρώθη
(sustauroo)(co-crucify)『同釘十字架』
6:8 (εἰ δὲ ἀπεθάνομεν
σὺν Χριστῷ)
σὺν Χριστῷ
(sun christo)(with Christ)『若與基督同死』
6:8 συζάω
(suzao)(co-live)『同活』!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fhlwhparsing.php?engs=Rom&chap=6&sec=5
保羅用這個表達去強調我們是已經『同埋葬、同成長、同釘十字架、同死、同活』!
在林前12:26談到我們互為肢體時,我們是同榮同辱,同苦同樂時,保羅說:『若一個肢體受苦,所有的肢體就συμπάσχει一同受苦,若一個肢體得榮耀,所有的肢體就συγχαίρει一同快樂。』
談到自己非常願意寬恕和期待曾剛硬的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時,保羅說了一句非常感動我的話:
林後7:3我說這話,不是要定你們的罪,我已經說過,你們常在我們心裡,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(συναποθανεῖν
καὶ συζῆν)。
這裡原文的次序是『同死』、『同活』
同死(co-die)(sunapothnesko)
同活(co-live)(suzao)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fhlwhparsing.php?engs=Rom&chap=6&sec=5
這裡不單表達出保羅對很麻煩,對他充滿埋怨的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的深情。也帶出一個重要的生命次序:我們今天與弟兄姊妹是戰友,甚至一起面對逼迫,甚至死亡,但我們最終都必復活,最終的結局是『同活』!
我的默想是:
既然在天家我們必然相見,我們就應該效法基督的教訓,在地上的時候就要處理了我們矛盾、誤會和恩怨,不要將苦毒、傷痛或仇恨帶進天家裡呢!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四):留意原文是『單』數,定是『眾』數
『能堅持不跟惡人堆走的義人有福了!』
中文的聖經往往對本來的用詞是否『單』數或是『眾』數,未能有清楚的表達。
以有名的詩篇第一篇為例。
和合本的翻譯是:
詩1:1不從惡人的計謀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褻慢人的座位。
英文一個直譯版本是:
Blessed is the man
who walks not in the counsel of the wicked, nor stands in the way of sinners,
nor sits in the seat of scoffers.
但若我們是直接翻譯原文的話,用一個比較直接的翻譯,則這節的經文是:
【直譯】詩1:1 有福的人是那不走在『惡人們』的計謀裡,不站在『罪人們』的道路,不坐在『好譏笑人們』的座位的。
這裡帶出起碼有5點觀察:
1. 希伯來文的經文的重點,在第一句的開頭頭兩個希伯來字的翻譯是『蒙福是那人』(Blessed is the man)。詩篇第一篇作為整個150篇詩篇的序言,首先關注的,就是如何作一個蒙福的人。
2. 這裡帶出了三個『不』字!蒙福有正面的行動,也有不要作的行動。詩篇第一篇的第一節是講到『不』做的三件事。
3. 這裡講到的『惡人』、『罪人』和『褻慢人』都是『眾數』!而開頭談到的蒙福的人是『單數』。這裡整個表達是帶出,義人往往是很孤單地,在眾多惡人中間生活,而義人要堅持與神親近,堅持『不走』『惡人的道路』。
這裡帶出一個真理:
『能堅持不跟惡人堆走的義人有福了!』
4. 這些『計謀』、『道路』和『座位』都是單數。就是說,雖然他們人數眾多,議論紛紛,但他們的路都是一樣,都是不敬虔和敵對神,並最終被審判的道路。義人不應該跟從他們走。
5. 一個生動的表達,就是從『走』到『站』到『坐』(Walk, stand, sit)。義人墮落,往往從與惡人親密相交開始,與惡人同行的人有禍了。同行不久後,可能我們就漸漸與惡人同站,進入更深的交往,接受更深的影響;就好像在路上碰到豬皮狗友後,先與他們同走一段路,後來同在一處,一起想起很多罪中之樂的故事,最後更進一步,『坐』下來。結果義人全部被惡人同化了。這樣的人有禍了!
義人的路難免有孤單,所以我們更需要有神,堅持與神同行,並珍惜敬虔的同路人。正因為如此,我們要『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,按時候結果子』(詩1:3)。
這裡的溪水是用兩個希伯來字組成的,兩個字都是眾數。
『溪水』:streams of waters 。
這裡給我一個提醒,就是我們親近神的人,晝夜思想神話語的人,是落在有豐盛水源的地方。這有眾多水源的地方,若我們能常常親近,我們就必定能按時候結果子!這裡『果子』的字也是單數,這『果子』是珍貴無比的!
留意原文是否『單數』或『眾數』是一個重要的釋經原則呢!
--
淺文理施約瑟主教譯本有一個文言文的翻譯:
詩篇1:1惡人之謀弗行,罪人之途弗立,侮慢人之位弗坐,其人斯有福兮。
http://www.nla.gov.au/apps/cdview/?pi=nla.gen-vn1861379-2-s212-v
1865舊約全書:上海美華書館 (淺文理施約瑟主教譯本)
--
經文閱讀,可以參閱信望愛聖經網站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Ps&chap=1&sec=1&m=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Ps&chap=1&sec=3&m=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五):同一『原文的組合詞組』,不同的『中文』翻譯
聖經有一些用兩個或更多字的詞組(phrase),有些沒有太大的神學和解釋上的重要性,但有些卻含有較為重要的意思。但因為『中文和合本聖經』的翻譯,可能由不同人負責不同書卷,所以就這些詞組往往沒有一致的翻譯。
以我很喜歡的一個詞組為例(kata sarka)(κατὰ
σάρκα)(按照肉體)(according to flesh)。這詞組由兩個希臘字組成。
kata:有『按照』的意思,多翻譯為according to
sarka:這字的希臘字字根是σὰρξ (sarx),英文的直譯是flesh,中文直譯多翻譯為『肉體』,也有翻譯為『外貌、血氣』等。
這裡嘗試列出這詞組的部分重要觀念:
1. 這是一個保羅常用的詞組,也是代表他對主耶穌身份和基督徒生命一個重要的表達。
2. 『按照肉體』(according to flesh)(κατὰ σάρκα)(kata sarka)
這詞組在新約出現20次,都是在保羅書信裡,很明顯是保羅喜歡的表達,在新約裡可以看為是他專用的表達。(羅1:3; 4:1; 8:4-5, 12-13; 9:3, 5; 林前1:26;
10:18; 林後1:17; 5:16; 10:2-3; 11:18; 加4:23, 29; 弗6:5;
西 3:22)。這詞組也是羅馬書的重要組合,單在羅馬書就出現8次。
3. 其中一句保羅的名句,是用在耶穌身上
林後5:16 所以,我們從今以後,不憑著『外貌(肉體)』(according to flesh)(κατὰ σάρκα)認人了。雖然憑著『外貌(肉體)』(according
to flesh)(κατὰ σάρκα)認過基督,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。
這裡可能是要帶出三個重要真理:
一、我們不能單單從人性去看耶穌。耶穌是完全的人,但也是完全的神。抓拿基督徒時代的保羅(掃羅)沒有認識到耶穌真是神差派的獨生子,世人的救主,猶太人等待的彌賽亞。他只是『按照肉體』,就是按照人能看見的身份去看耶穌。
二、類似和合本的翻譯,這裡也帶出保羅曾以屬世的眼光看耶穌:
耶穌是貧窮的,是來自拿撒勒的小民,是被釘死在十字架,被猶太人看為是被咒詛的人。這個人怎樣可能是彌賽亞呢?以外表、以地上的身份等去看耶穌。人沒有用神喜悅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去人耶穌或人。
三、保羅也曾用類似的眼光看世人、看基督徒。為此,他曾看不起基督徒;為此,他曾不可能看外邦人能成為神的尊貴的兒女。但明白主耶穌的身份和救恩的大能後,他就不一樣了。原來,落在何等卑微處境的基督徒,獨有一個何等尊貴的身份,就是『神的兒女』。這讓我想起約翰的一句話:
約1:12-13凡接待他的,就是信他名的人,他就賜他們權柄,作『神的兒女』。這等人不是『從血氣生的』(of blood),不是從情慾生的,也不是從人意生的,乃是從神生的。
信主的人的身份和價值,不再是按照肉體或者『血統、血氣』的角度了!
4. 保羅用這個組合來形容耶穌的神性,有名的表達在羅1:3-4
羅1:3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,『按肉體說』(κατὰ σάρκα)(according
to flesh),是從大衛後裔生的,
羅1:4『按聖善的靈說』(κατὰ πνεῦμα ἁγιωσύνης)(according to
Spirit of Holiness),因從死裡復活,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。
這兩節其中一個隱含的解釋,就是談到主耶穌的神人二性。
傳統神學後來發展出用類似的表達去表示主耶穌的人性或神性。【參Thomas Aquinas的 Summa Theologica】
比如:
Jesus Christ as God『耶穌基督作為神』是無所不在的,是聽世人禱告的主。
Jesus Christ as Man『耶穌基督作為人』是受時間空間限制的,是向父神禱告的人。
約翰也用『肉體』這詞來帶出主耶穌的道成肉身:
約1:14道成了肉身(ὁ λόγος σὰρξ
ἐγένετο)(The
Word became flesh)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。
5. 保羅也用這詞組來代表人類的兩條路,或者是代表基督徒要面對的選擇:
我們是走『按照肉體、順服肉體』的路/生命,定是,我們是走『按照聖靈、順服肉體』的路/生命呢?
羅8:5因為隨從肉體的人(κατὰ σάρκα)(according to flesh),體貼肉體的事,隨從聖靈的人(κατὰ πνεῦμα)( kata
pneuma)(according to spirit),體貼聖靈的事。
我們是走聖靈的路,走合神心意的路,定是走世界的路,走老我的路,走情慾的路呢?
這詞組在保羅這方法的教導是重要的表達。
讓我們不要再以kata sarka (按照肉體,按照外貌)的方法去看基督、看別人和自己。不要忘記我們信主的人都是與基督同坐王,是君尊的祭司,是尊貴的神的兒女。
並且我們要靠著聖靈,不要常常被血氣或情慾捆綁,縱然偶然有軟弱,也必每天再次依靠神的恩典,再次重新振作!
我們是屬神,屬靈,不是屬血氣的!
讓我們記得這詞組kata sarka 『按照肉體』!
也學習另一詞組 kata pneuma『按照靈』!
願神賜福你們!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4561&m=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1&keyword=04561
http://www.chinesetheology.com/KeyWordsInRomans.htm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六):不同的原文『字』,類同的翻譯
反思新約的一些『新』字:基督徒是充滿『新』盼望和『新』動力的!
我們有新生命,也有永恆的『新世界』(新天新地)在等待我們!
啟21:5坐寶座的說:「看哪,我將一切都『更新』(kainos)(new)了。」(I make all things new.)
路22:20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『新』(καινός)約,是為你們流出來的。
西3:10穿上了『新人』(νέος)。
Kainos『新』這詞在啟示錄出現9次。那裡談到『新耶路撒冷、新名、新歌、新天、新地、我將一切都更新了(I make all things new)』。基督徒是新造的人,生命應該是一天比一天更新。我們是充滿盼望的,因為迎接我們的將是『新耶路撒冷、新名、新歌、新天、新地、和一切都被更新的新世界』!
新年裡思想新約幾個『新』的字
Kainos (καινός)(new, strange, not yet used)有『新、新奇、仍未曾用過』的意思。這詞在新約出現42次(Matt 9:17; 13:52; 26:29; 27:60; Mark 1:27;
2:21f; 14:25; 16:17; Luke 5:36, 38; 22:20; John 13:34; 19:41; Acts 17:19, 21; 1
Cor 11:25; 2 Cor 3:6; 5:17;
Gal 6:15; Eph 2:15; 4:24; Heb
8:8, 13; 9:15; 2 Pet 3:13; 1 John 2:7f; 2 John 1:5; Rev 2:17; 3:12; 5:9; 14:3;
21:1f, 5)。
『新約』的『新』也是用此詞。
路22:20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『新』(καινός)約,是為你們流出來的。 林後3:6他叫我們能承當這『新』約(καινῆς διαθήκης)的執事
徒17:19-21你所講的這『新』(καινός)道,我們也可以知道嗎?…只將『新聞』(καινός)(newer things)說說聽聽。
林後5:17若有人在基督裡,他就是『新』造的人(καινὴ
κτίσις) (a new creation),舊事已過,都變成『新的』(καινός)了。
這詞在啟示錄出現9次。那裡談到『新耶路撒冷、新名、新歌、新天、新地、我將一切都更新了(I make all things new)』。
Kainos (καινός)與另一個『新』字νέος (neos)同時出現在太9:17。
太9:17也沒有人把『新』(neos)酒裝在舊皮袋裡,若是這樣,皮袋就裂開,酒漏出來,連皮袋也壞了,惟獨把『新』(neos)酒裝在『新』(neos)皮袋裡,兩樣就都保全了。
那裡酒是『年份輕的』,就用νέος (neos)一詞。
而皮袋是未曾用過的,是新的,就用Kainos (καινός)一詞。
νέος (neos)(new, young)有『新、年幼』的含義:這詞在新約出現24次(太9:17; 可2:22; 路5:37-39; 15:12-13; 22:26; 約 21:18; 徒 5:6; 16:11; 林前5:7; 西3:10; 提前5:1-2, 11, 14; 多2:4, 6; 來12:24; 彼前5:5)。
在和合本多翻譯為『新、小的、年幼的、年輕的』。
有名的浪子比喻裡,『小』兒子的『小』,就是『年幼』的,就是用此詞。
路15:12-13『小』(neos)(younger)兒子對父親說……過了不多幾日,『小』(neos)(younger)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…
彼前5:5你們『年幼的』(neos),也要順服年長的。
西3:10穿上了『新人』(νέος)。
Anakainoo (ἀνακαινόω)(renew) 『更新』有兩個組合字組成:aná (up)(repetition)(上、再)和kainoō(kainós)(renew)(new)(重新)(新)的兩個字組成。在新約出現兩次。
林後4:16所以,我們不喪膽。外體雖然毀壞,內心卻一天『新』(ἀνακαινόω)似一天。(though our outward man perish, yet the inward man is renewed day by day.)
西3:10穿上了『新人』(νέος)。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『更新』(ἀνακαινόω),正如造他主的形像。(And have put on the new man, which is renewed in knowledge after the
image of him that created him)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七):留意經文中的『命令式』的動詞(Imperative verbs)
以羅6:12-14,為例
不要讓罪作王!
不要將自己獻給罪!
要將自己獻給神!
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裡,常常帶著這份朝氣、奮鬥和信心!
神是我們的王!神是我們的主!
環境不是我們的王!憂悶、罪惡、死亡、虛偽、困局不是我們的主!
我們主是主耶穌基督!我們的將來不是困局,我們將來是要與主同作王呢!
希臘文有四種主要的動詞語氣 (indicative, imperative, subjunctive and
optative)。其中最常用是頭三種。第一種是直接論述,第二種是命令詞,第三是假設詞,第四是許願詞。此外,也有另外兩種動詞語氣:不定詞infinitive和分詞participle。
其中一個很值得留意的就是命令詞Imperative verbs。這些往往是經文的核心要教導的內容。
羅6:12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,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。
羅6:13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,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,將自己獻給神,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。
羅6:14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,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,乃在恩典之下。
羅6:12-14有三個命令詞。其中第二和第三個是同一個詞。
第一個是basileuo(βασιλεύω),是『作王』(reign, be king)的意思。
羅馬書第六章教導我們:在恩典裡,罪和死已經不是我們的王,相反義和恩典要作王。(羅5:14,17,21,6:12)
第二個是paristemi( παρίστημι),是『獻上』(Offer, present)的意思。在羅6:13出現兩次,都是命令詞。我們不要獻給罪,我們要獻給神。
羅馬書一大教導,就是我們不要再成為『罪的奴僕』,我們要成為神的奴僕,義的奴僕,應該心意更新,將自己獻給神為活祭。(羅6:13,16,19;12:1)
而在羅6:14是一個應許。這裡的核心動詞是
『作主』(kurieuo)(κυριεύω)這詞是『主』(kurios)的動詞,就是to rule, to be lord of的意思。罪已經不能作主了,因為我們已經在恩典之下了。
在這裡,這詞是『將來』時態。
保羅強調,雖然我們有與罪的爭戰,也偶然讓罪得勝,但罪在基督徒裡已經不是常勝的主,我們只要依靠神,依靠聖靈的大能,縱然偶然被罪所勝,也能再次脫離罪的捆綁。
罪已經不能成為我們的主。
神是我們的主!耶穌是我們的主!
我們已經在恩典之下!
這裡最後一個動詞是『是』(eimi)(εἰμί)(be),是現在時態。
我們現在就是已經在恩典之下。(You are under grace)(We are under grace)
我們現在就可以靠神得勝!
基督徒的生命是光明的,因為罪和死亡已經不是我們的王,也不是我們的主。
無論環境如何,我們都是屬神的。
我們能靠主克勝最大的失敗:就是罪惡和死亡!
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裡,常常帶著這份朝氣、奮鬥和信心!
神是我們的王!神是我們的主!
我們一生是走義路,我們一生在恩典之下!
『作王』basileuo(βασιλεύω)(be king)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936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936&m=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fhlwhparsing.php?engs=Rom&chap=6&sec=12
『獻上』paristemi( παρίστημι)(offer)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3936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3936&m=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1&keyword=03936
『作主』(kurieuo)(κυριεύω)(be lord)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2961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2961&m=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1&keyword=02961
『是』(eimi)(εἰμί)(be)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1510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1510&m=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八):介紹一些希臘文的網站
提供希臘文字的讀音和解釋的 studylight.org
以agape『愛』為例子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26
以Elohim『神』為例子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430
他們提供了讀音和簡單介紹,很方便。
可以從信望愛網站裡找到這些編號。
此外,也可以看看三個中文的希臘文教室
http://www.belovedhome.org/greekcourse.htm
http://a2z.fhl.net/bible/greek/greek.html
http://www.chioulaoshi.org/BGreek/index.html
可參閱
http://www.chinesetheology.com/GreekNHebrew.htm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九):命令動詞和分詞的組合句
我們有否實踐大使命呢?
我們有否『去』?我們有否『教導全備的真理』?我們有否『實踐和遵行』耶穌所有的教導嗎?
太28:19-20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子聖靈的名,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
新約有些出名的名句,也是長句,是用『命令動詞』(imperative)為核心,然後以『分詞』(participle)為補充和支援分句。
以太28:19-20為例。
這裡有七個動詞:
1. 『去』(poreuomai)( πορεύομαι)(go,
start journey)是分詞
2. 『使人作門徒』(matheteuo)( μαθητεύω)(make
disciple)是命令詞
3. 『施洗』(baptizo)( βαπτίζω)(baptize)是分詞
4. 『教導』(didasko)( διδάσκω)(teach)是分詞
5. 『遵守、保守』(tereo)( τηρέω)(keep,
guard, observe)是不定詞infinitive
6. 『吩咐、命令』(entellomai)( ἐντέλλομαι)(command,
order)是過去時態的直述動詞indicative
7. 『我是』(eimi)( εἰμί)(I
am)是現在時態的直述動詞indicative
其中長句裡是以『使人作門徒』的命令詞為核心,然後以三個分詞為補充。
首先,聖經不單在馬太福音有所謂的『大使命』的教導,聖經在不同書卷都有類似這類的大使命的教導。在使徒行傳1:8,就有『直到地極』的大使命的教導。在羅馬書1:5,16:26,就有『要萬民順服真道』的教導。
在太28:19-20的大使命的核心是『使人作門徒』!
而這包括三大努力:
1.
『出』的接觸和傳道。受洗前的傳道努力是大使命的重要環節。保羅說得好:『未曾聽見祂,怎能信祂呢?沒有傳道的,怎能聽見呢?』(羅10:14)
2.
『受洗』:這是要他們能口裡承認,心裡相信。並且,要加入教會,在神家成長,正式和公開地認信,歸入三位一體神的名下。
3.
『教導、遵守、吩咐』:這句的直譯是『教導他們去遵守所有我曾命令你們的。』(teaching them to observe all, whatever I
did command you)我想,很多教會和弟兄姊妹都忽略了這句。當我們看大使命時,我們往往看頭兩個部分,而不重視最後這部分。這部分有三個動詞。一、我們要知道耶穌曾吩咐和命令的。二、我們要教導耶穌這一切的道。三、我們要引導、督導和教導弟兄姊妹『遵守』這一切的道。教會的軟弱,不單在頭兩方面,卻往往在後兩方面。我們沒有全面教導聖經真理,也沒有嚴格要求和引導弟兄姊妹明白和遵守主耶穌一切的教導。
大使命最後一句是:『我,我是與你們同在,所有日子,直到時代的完結!』
大使命在太28:18的第一句是『已經賜給我了,所有在天上,在地上的權柄。』
我們要經歷主耶穌的奇妙同在,其中一個關鍵,就是要教導祂一切的命令,並幫助弟兄姊妹都『遵守』!
我們有遵守主耶穌的命令嗎?
我們有實踐大使命嗎?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4198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3100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907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1321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5083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1781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1510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):留意一些多用的『片語』(phrase)所帶來的主題信息
約翰福音的『進入世界』( εἰς τὸν κόσμον)(into the world)和『不屬於世界』(ἐκ τοῦ κόσμου)(out
of the world)的用法!
基督徒必須是『在世』而『不屬世』!
耶穌『進入世界』,就是帶領我們成為『不屬於世界』的神的兒女!
我們成為神的兒女,雖然『不屬於世界』,卻要效法耶穌『進入世界』,成為世界的光!
在一些書卷,有些片語出現多次,很明顯是那書卷的其中一個核心內容。
以約翰福音為例,其中一個重要的教導和信息,就是主耶穌的道成肉身。
主耶穌『進入世界』,卻『不屬於世界』。
『世界』(κόσμος)(kosmos)(world)一詞本身就是約翰福音和約翰一書的重要用詞。
約3:16的名句的第一句(Οὕτως γὰρ ἠγάπησεν
ὁ θεὸς τὸν
κόσμον)的直譯是:『因為神是這麼愛世界。』(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)。κόσμος(kosmos)一般的直譯應該是『世界』。但按照約翰福音的某些教導,除了翻譯為『世界、世間』外,也有翻譯為『世人』。
κόσμος(kosmos)『世界』這字,在新約出現186次。其中,約翰福音78次,約翰一書23次,約翰二書1次,啟示錄3次。約翰相關的書信共105次,是約翰喜歡的用詞。
在約翰福音,
『進入世界』( εἰς τὸν κόσμον)(into the world)出現14次。
『不屬於世界』(ἐκ τοῦ κόσμου)(out
of the world)出現約13次。
約翰一開頭就明言:『他來到世界!』
約1:9的直譯是『他是真光,照亮一切的人,來到世界』!( εἰς τὸν κόσμον)(He was the true Light, that enlightens every man, coming to the world)
耶穌明言:我是從上來的,來到這世界,卻不是屬於這世界的。
約8:23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是從下頭來的,我是從上頭來的,你們是『屬這世界的』,我不是『屬這世界的』。」(ἐγὼ οὐκ
εἰμὶ ἐκ
τοῦ κόσμου
τούτου)(I am not out of this world)
約16:28我從父出來,『到了世界』( εἰς τὸν κόσμον),我又離開世界,往父那裡去。
為此,主耶穌也要差派我們『進入世界』,成為世界的光!
約17:18【父】你怎樣差我『到世上』( εἰς τὸν κόσμον),我也照樣差他們『到世上』( εἰς τὸν κόσμον)。
而門徒們本來是屬於這世界,現在卻因為主耶穌的救恩,不再屬於這世界了,並因此被世界所憎恨:
約17:14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,世界又恨他們,因為他們『不屬世界』(ἐκ τοῦ
κόσμου),正如我『不屬世界』(ἐκ τοῦ κόσμου)一樣。
我們要像基督一樣:不屬於這世界呢!
約17:16他們『不屬世界』(ἐκ τοῦ
κόσμου),正如我『不屬世界』(ἐκ τοῦ κόσμου)一樣。
既然基督徒是『不屬於這世界』,若世界對我們不好,不接受我們所傳講的真理和美善,並主耶穌的道時,我們不要驚訝。主耶穌曾說:
約15:19你們若『屬世界』(ἐκ τοῦ
κόσμου),世界必愛屬自己的,只因你們不『屬世界』(ἐκ τοῦ κόσμου),乃是我『從世界中』(ἐκ τοῦ κόσμου)揀選了你們,所以世界就恨你們。
最後,我們要堅持效法基督:成為世上的光!
約8:12我是世界的光I am the light of the world;
太5:14你們是世上的光You are the light of the world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一):同一作者,不同書卷的重複語
要認識一位聖經作者,其中一個研經的方法,就是看這位作者在不同書卷裡,有否重要的重複語。
以保羅為例,他在書信的開頭,常常以『平安、恩惠和感謝』為開始。
以『感謝』為例,
其中一個希臘文的原文是εὐχαριστέω (eucharisteo) (give
thanks)是由eú (good)(好)和xaris (grace)(恩典)產生的拼合詞。
在保羅書信出現24次,其中在卷首有出現的有9卷書信(羅1:8;林前1:4; 林後1:11; 弗1:16; 腓 1:3;西 1:3;帖前 1:2;帖後 1:3;門1:4)。
在提前和提後,保羅在開首語也強調『感謝』。但這希臘文的用詞是Χάριν ἔχω
(I have grace)(I thank),這片語的直譯是『我有恩典』,意思是『我感謝』!
提前 1:12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
提後 1:3 我感謝神
在保羅13卷書信裡,唯獨加拉太書和提多書在開首時,沒有用這表達。
在加1:6,保羅幾乎是要譴責加拉太書的受眾,他說:『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,去從別的福音。』所以,他不可能用『感謝』的話。
在提多書,保羅有問候的話,卻沒有用『感謝』的表達。
無論如何,在13卷保羅書信裡,在11卷裡,保羅在開首段裡都有『感謝』的表達。
保羅是一位常常感謝神,並且為信徒感謝神的僕人。
講到保羅生平時,我常說到,保羅曾經歷各種艱辛,主耶穌在呼召裡就曾預言,他要為主的名承受許多苦難。甚至在保羅臨殉道時,也遭遇各種人的離棄;
提後1:15凡在亞西亞的人都離棄我
提後2:17-18他們的話如同毒瘡,越爛越大,其中有許米乃和腓理徒。他們偏離了真道
提後4:10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,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
提後4:16我初次申訴,沒有人前來幫助,竟都離棄我
寶貴的是保羅沒有讓『辛酸和人的失敗』主導他的生命。他從來沒有輕忽生命的挑戰,他多次談到自己的軟弱、困擾和艱辛,但感恩的心主導他的心靈。
他不以福音為恥,也不以為主受苦為恥,更鼓勵提摩太要甘心為主受苦。
保羅事奉的一大秘訣,就是『感恩』!感謝神,也珍惜弟兄姊妹和同工!
你有這生命的秘訣嗎?在經歷各種艱辛時,你仍感謝神,仍珍惜同工和弟兄姊妹嗎?
記得保羅一個重要的教導:
帖前5:16-18要常常喜樂,不住地禱告,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2168&m=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二):重視『平安』(Shalom)的主耶穌和使徒保羅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1515&m=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1515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7965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1&keyword=01515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1&k=07965&m=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2&keyword=07965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三):不同語言組合的看法
你是否有真『智慧』呢?是在乎,你的選擇和生命裡,是否充滿了『公義、公正和正直』的素質呢?
(和合本)箴1:3使人處事,領受智慧、仁義、公平、正直的訓誨。
(新譯本)箴1:3使人領受明慧的教訓,就是公義、公正和正直。
(呂振中)箴1:3能領受訓練于明智的處事,有公義和公平與正直。
(思高)箴1:3 接受明智的教訓--仁義、公平和正直。
以箴言為例,箴1:3的和合本翻譯是將『智慧、仁義、公平、正直』四組的名詞都並列,與上段的『訓誨』的用詞連合。而在新譯本、呂振中和思高,卻單單將『智慧、明智』與『訓誨、教訓』一詞連合,而將『仁義、公平、正直』看為補充的內容。
所以,這兩種的翻譯方式,帶出兩種味道:
1. 重點是『智慧』的教訓,而這種智慧是必須有『仁義、公平、正直』【3重】
2. 重點是『教訓』,而好的教訓帶有四重的內容,就是『智慧、仁義、公平、正直』【4重】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Prov&chap=1&sec=3&m=
在英文譯本中,也有兩種路線:
YLT和KJV的英文翻譯採取了四重的看法
YLT Proverbs 1:3 For
receiving the instruction of wisdom, Righteousness, judgment, and uprightness,
KJV
Proverbs 1:3 To receive
the instruction of wisdom, justice, and judgment, EquitySV和NIV等則用三重的看法
ESV Proverbs 1:3 to receive instruction in wise
dealing, in righteousness, justice, and equity;
NIV Proverbs 1:3 for acquiring a disciplined and
prudent life, doing what is right and just and fair;
有名的古舊Matthew Henry釋經,採取了3重拼合的看法。John Gill's Exposition of the Bible也採取三重的看法。
Matthew Henry說:
This book will give, that we may receive, the
instruction of wisdom, that knowledge which will guide our practice in justice,
judgment, and equity.
http://www.biblestudytools.com/commentaries/matthew-henry-complete/proverbs/1.html
http://www.biblestudytools.com/commentaries/gills-exposition-of-the-bible/proverbs-1-3.html
拉丁版本和希臘文LXX版本也用3重的看法
VUL Proverbs 1:3 ad intellegenda
verba prudentiae et suscipiendam eruditionem doctrinae iustitiam et iudicium et aequitatem
似乎近代多採用3重的看法。
其中一個原因是:『仁義、公平、正直』是用名詞的表達,而『智慧』(sakal)(understand,
be wise)是用某種Hiphil不定詞的獨立形。並且在『仁義、公平、正直』這片語間,有兩個『和』字,所以直譯是『仁義和公平和正直』。
若採取這個立場,直譯是:
箴1:3『為要得著智慧的管教:有公義和公正和正直。』
這裡是問我們:
我們的人生裡的智慧的選擇和智慧的路,是否常常帶著『公義、公正和正直』的素質呢?我們是否朝向『公義、公正和正直』的目標呢?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四):箴言論『管教』--書卷裡一些主題式的用詞
有『管教』,才是有『真智慧』,才是『真蒙福』!
不同書卷有一些多用的用詞,這表達出那書卷的一些重點。
以箴言為例,『管教』(mûsâr)(מוּסָר)(discipline,
correction, instruction)一詞是其中一個重要用詞。這詞在舊約出現54次,單在箴言就有30次。
在和合本的箴言,這詞被翻譯為『訓誨、管教、教訓、懲治』等,應是指要修正錯誤思想或行為的教導和管教。
在箴言的開頭,這詞就出現了4次,從箴言的引言來說:
得著『管教』,才能得著『真正的智慧』,『真正豐盛的生命』!
箴1:2要使人曉得智慧和『訓誨/管教』
箴1:3為要得著智慧的『訓誨/管教』:有公義和公正和正直。
箴1:7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;愚妄人藐視智慧和『訓誨/管教』
箴1:8我兒,要聽你父親的『訓誨/管教』,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;
在箴言的開首語裡,另一對重要用詞是『智慧』(chokmâh)(wisdom)(חָכְמָה)和『智慧/智慧人』 (châkâm)(wise)(חָכָם)。在箴言的開頭,就以『智慧和管教』這兩詞帶出箴言的核心主題。這兩詞在箴言分別出現42次和61次。而兩詞是來自同一字根。
若單看箴言頭兩節:
箴1:1-2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,要使人曉得『智慧和訓誨』,分辨通達的言語。
神的話語不單是要我們學習,更能幫助我們有真智慧,而這真智慧是不單停留在思想和頭腦的層次,而是要影響我們整個人,我們心靈、態度、價值觀、行為、處事和判斷。
真正蒙恩的人,就是被神的話語所訓誨,並接受神管教的人。
摩西說得好:
申8:5你當心裡思想,耶和華你神管教你,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。
這裡『管教』一詞是動詞(יָסַר)(yâsar)(discipline),與『管教』(mûsâr)有同一字根。
箴言說得好:
箴13:24不忍用杖打兒子的,是恨惡他;疼愛兒子的,隨時管教。
希伯來書說:
來 12:6 因為主所愛的,他必管教,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。
主耶穌在啟示錄的顯現時,也曾說:
啟3:19凡我所疼愛的,我就責備管教他;所以你要發熱心,也要悔改。
若我們真心敬畏神,我們真想領受神的智慧,有蒙福的人生,
一個很重要的素質:就是受訓誨,蒙管教!
我們在家裡有管教嗎?
我們在教會裡蒙管教嗎?
我們的領袖,我們的官長有受管教嗎?
蒙管教的人、家庭、教會和社會是蒙福的,是有真智慧的!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4148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1&k=04148&m=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2&keyword=04148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2451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2450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3256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五):直譯和意譯的分別
聖經裡的翻譯,往往有直譯和意譯的分別。
其中用兩個例子為例:
1. 『靈』有時候被翻譯為『心』
路 9:55 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,說:「你們的心如何,你們並不知道。」
徒18:25這人已經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,心裡火熱
加 6:18 弟兄們,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裡。阿們!
這幾節經文的原文的『心』字,都是『靈』(pneuma)(spirit)。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fhlwhparsing.php?engs=Gal&chap=6&sec=18
2. 『磐石』被翻譯為『力量』
詩73:26但神是我心裡的『力量』,又是我的福分,直到永遠。(God is the rock of my heart and my portion forever.)
『力量』一詞的直譯是『磐石』!(צֻר)(tsûr)
摩西曾說:
申32:3-4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,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神。他是『磐石』,他的作為完全,他所行的無不公平,是誠實無偽的神,又公義,又正直。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Deut&chap=32&sec=4&m=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1&k=06697&m=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6697
3. 拉撒路本是『窮人』,被翻譯為『討飯』
路16:20又有一個『討飯的』,名叫拉撒路,渾身生瘡,被人放在財主門口,
路16:22後來那『討飯』的死了
這裡『討飯』一詞是『貧窮』(ptochos)(poor)
路加的用詞,也配合路加福音一個重要的神學:
路4:18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『貧窮』的人
路6:20耶穌舉目看著門徒說:你們『貧窮的人』有福了,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。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fhlwhparsing.php?engs=Luke&chap=16&sec=20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0&k=04434&m=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4434
留意原來的『直譯』會給我們一些不錯的反思。
好像保羅說:
林前5:4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,我的心也同在
這裡保羅的用詞是:『我的靈也同在』!
西2:5我身子雖與你們相離,心卻與你們同在
這裡的『心』的一詞,也是『靈』!
Charles
Hodge說:不單是思想的同在或關心,而是
『帶著知識、權柄和能力的同在』
"but it is a presence of knowledge, authority and
power."
(absent in body, present in spirit)
閱讀中文聖經時,偶然留意經文的直譯,也是很大的樂趣!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六):能幫助各種人的智慧和聖經
聖經是要造就各人。
一生勤奮、一生受教、一生學習、一生敬虔的人是蒙福的!
聖經有原則性的『排他』:警戒和批判『惡人』!
但聖經也有救恩性的『包容』:願萬人得救,願惡人悔改,願浪子回頭。
箴1:4-5使『愚人』靈明,使『少年人』有知識和謀略,使『智慧人』聽見,增長學問,使『聰明人』得著智謀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Prov&chap=1&sec=4&m=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Prov&chap=1&sec=5&m=
箴言的開始,首先列出四種人:『愚人、少年人、智慧人、聰明人』。
更準確來說,這裡應該談及兩組人:『愚人、少年人』和『智慧人、聰明人』
1. 『愚人』( פְּתָאִי)(pethı̂y):英文多翻譯為simple, foolish, naive,有單純、容易受騙,不懂分辨的意思。和合本的翻譯主要是『愚昧人、愚蒙人』。在箴言出現15次(箴 1:4, 22, 32; 7:7; 8:5; 9:4, 6, 16; 14:15, 18;
19:25; 21:11; 22:3; 27:12)
箴14:15說得好:『愚蒙人是話都信,通達人步步謹慎。』
他們其中一個大問題,就是無知,就是容易被惡人所騙,被私慾吸引:
箴7:7見愚蒙人內,少年人中,分明有一個無知的少年人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1&k=06612&m=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2&keyword=06612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6612
2. 『少年人』(נַעַר)(na‛ar):英文多翻譯為boy, youth, young man。和合本多翻譯為『孩童、少年人』。箴言出現8次(1:4; 7:7; 20:11; 22:6, 15; 23:13; 29:15, 21)
他們與『愚蒙人』的特色接近,就是容易輕信,生命的原則和價值不堅固。
箴言7:7,就將兩者連在一起。
單純有時候也是美麗的:
箴20:11『孩童』的動作,是清潔,是正直,都顯明他的本性。
但我們必須教導和管教他們走上持久的正路和智慧之路:
箴22:6教養『孩童』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
所以最好三次在箴言的出現都是談及『管教』『孩童、少年人』(箴23:13; 29:15, 21)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1&k=05288&m=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2&keyword=05288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5288
3. 『智慧人』(חָכָם)(châkâm):這多翻譯為『智慧』(wise)。這詞在箴言出現61次,是箴言重要用語。另一相關的字『智慧』(chokmâh)(wisdom)(חָכְמָה)在箴言出現42次。這兩字在箴言出現共103次。
智慧人的特質就是不斷成長和學習。
箴言說:智慧人積存知識(箴10:14)
箴言強調,無論你有多強,神的話語仍然能教導和幫助我們。
箴12:15愚妄人所行的,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,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。
箴18:15智慧人的耳求知識。
一生勤奮、一生求教、一生學習、一生敬虔的人是蒙福的!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1&k=02450&m=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search.php?VERSION=unv&strongflag=1&TABFLAG=1&orig=2&keyword=02450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2450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2451
4. 『聰明人』(בִּין)(bı̂yn):英語多翻譯為prudent, understand, discern等。和合本多翻譯為『明白、聰明、分辨、通達』等。在箴言出現38次(1:2, 5f; 2:5, 9; 6:19; 7:7; 8:5, 9; 10:13; 14:6,
8f, 15, 33; 15:14; 16:21; 17:10, 24, 28; 18:15, 18; 19:25; 20:24; 21:29; 23:1;
24:12; 26:13; 28:2, 5, 7, 11; 29:7, 19)一個相關的名詞是(תּוֹבֻנָה)(tôbûnâh),這詞出現了19次(2:2f, 6, 11; 3:13, 19; 5:1; 8:1; 10:23; 11:12;
14:29; 15:21; 17:27; 18:2; 19:8; 20:5; 21:30; 24:3; 28:16)。
部分氣質與『智慧人』接近:
箴15:14聰明人心求知識
也剛好與『愚蒙人』相反:
箴14:15愚蒙人是話都信,『通達人』步步謹慎。
並且他們願意被責備,願意被提醒:
箴19:25責備『明哲人』(bı̂yn),他就『明白』(bı̂yn)知識。
有受教的心的人是蒙福的。
而『聰明人』的最大的聰明和『明白』是什麼呢?是敬畏神,認識神!
箴2:1-5說得好:
我兒,你若領受我的言語,存記我的命令;側耳聽智慧,專心求聰明,呼求明哲,揚聲求聰明,尋找他如尋找銀子,搜求他如搜求隱藏的珍寶;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,得以認識神。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995
http://bible.fhl.net/new/s.php?N=1&k=0995&m=
求神幫助更多愚蒙人和少年人,成為真正的智慧人和聰明人!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七):希臘文舊約LXX是新舊約之間的重要橋樑
耶穌是主,耶穌是神。『主』Kyrios一詞在新舊約的用法是很有意思的。
在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的期間,我們一般說是:兩約中間。
那時,因為猶太人散播在不同的希臘文化的地區,很多年輕人的猶太人希伯來文的根基不足,也有不少慕道人希望了解聖經,所以,在奇妙的帶領下,他們將『希伯來文』的舊約翻譯成為『希臘』文的舊約聖經:這就是有名的『七十士譯本』,學者一般用羅馬字母LXX去代表它。
新約引用舊約時,大量引用LXX或接近LXX的用法。近代發現死海古卷後,發現部分希伯來文的經文,與LXX很接近。也引起學者對LXX不少經文是反映一個有權威的古舊希伯來文版本的信心。
以下列出一個有名例子: 『主』kýrios和『耶和華』的翻譯
在舊約裡,『耶和華』(יהוה)這字的直接拼音是 “yehôvâh”,但猶太人的尊敬傳統則會以 "adonai"發音。(יהוה)
“yehôvâh”這詞在LXX基本上是翻譯為 “kýrios" (κύριος),這希臘字的讀音是:kurios。Strong number 給(יהוה) “yehôvâh”的編碼是3068。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3068
但在LXX的翻譯裡,也將地上不同類型的『主人』,或某些『神』的用詞翻譯為kurios。
就如亞伯拉罕的僕人稱呼亞伯拉罕為『我的主人』,這字的讀音與('ădônây)接近,讀音是adoni。這字的字根是(אָדֹן)('âdôn)。(創24:65)
在LXX,這字被翻譯為 “kýrios" (κύριος)。
而在舊約裡,有(אֲדֹנָי)('ădônây)一詞,這詞的字根也是出於(אָדֹן)('âdôn)。但希伯來文的習慣讓這字讀成('ădônây),是與adoni不同。
這Strong number 136 的用詞是單單用在『耶和華』神身上。希伯來文聖經將Adonay 放在Yehovah之前的用法,就約有三百次左右。LXX譯本也將這'ădônây翻譯為Kurios。
猶太人很謹慎將地上的『我的主』adoni一詞與用來形容耶和華的adonay一詞明顯地分開。雖然,兩者都來自同一字根。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Gen&chap=24&sec=65&m=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113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136
在新約,在某些經文,kýrios這詞是很清晰地用在『神』的身上。
新約kýrios的第一次出現是:
太1:20有『主』的使者向他【約瑟】夢中顯現
『主』這字就是kýrios。
當新約習慣地一kýrios來稱呼耶穌時,就是帶有這一語相關的用法。
他作為夫子,可以被稱為kýrios。
但當人漸漸發現他是要來的彌賽亞,是神的獨生子,是道成肉身的聖子神時,kýrios也讓人想起舊約的用法,就是讓我們知道:耶穌是神,是主。
要明白不少新約道理,我們應該多留意LXX的翻譯。
所以,保羅的名句是很有意思的:
林前 12:3 所以我告訴你們,被神的靈感動的,沒有說「耶穌是可咒詛」的;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,也沒有能說「耶穌是主」的。
這裡『耶穌是主』是兩個希臘字的組合:
Κύριος Ἰησοῦς
就是『主』『耶穌』。
按照希臘文的文法,可以翻譯為『耶穌是主』!
保羅預言,在末後:
腓2:10-11 叫一切在天上的、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,無不口稱「耶穌基督為主」(κύριος Ἰησοῦς Χριστὸς),使榮耀歸與父神。
因為LXX的重要用法,將『耶和華』翻譯為Kyrios『主』後,
當我們稱呼『耶穌是主』時,這代表著耶穌一個重要的身份和屬性,
就是耶穌是神!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3068
https://bible.fhl.net/new/parsing.php?engs=Gen&chap=2&sec=5&m=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greek/gwview.cgi?n=2962
http://www.studylight.org/lexicons/hebrew/hwview.cgi?n=136
一些網絡裡提供LXX和介紹LXX的網站
http://kalvesmaki.com/LXX/NTChart.htm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eptuagint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8%83%E5%8D%81%E5%A3%AB%E8%AD%AF%E6%9C%AC
http://www.churchinmarlboro.org/Biblestudy/Topics/78Bible/78ST03.htm
http://en.katabiblon.com/us/index.php?text=LXX
http://www.ellopos.net/elpenor/greek-texts/septuagint/
http://www.ellopos.net/search/septuagint-search.asp
http://www.apostolicbible.com/text.htm
http://www.ccel.org/bible/brenton/
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釋經小故事(十八):人類要回到神的樂園
人渴慕回到神的樂園。
遠離神,遠離樂園,在世間漂流的人是何等無奈呢?
讓我們同心高舉福音,引領眾人回到神的樂園。
你的家人能回到樂園嗎?
你想你的親友能到樂園嗎?
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「園、樂園」的用詞。
很久沒有作聖經用詞的研究。今天想起聖經裡「園、樂園」的用詞。
希伯來字gan(園子、樂園)的用詞,在LXX多翻譯成為希臘文的parádeisos或kēpos。
希伯來字gan是創造故事裡一個重要用詞。在舊約出現41次,第一次出現,就是談到伊甸的樂園:
創2:8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「園子」,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。
在這裡,LXX的翻譯是用了parádeisos一詞。
parádeisos這用詞後來成為英文的paradise,天堂或樂園一詞。
這用詞非常重要。
當耶穌在十字架被釘時,旁邊的強盜為耶穌說了一句公道話:
路23:41我們所受的,與我們所作的相稱,但這個人沒有作過一件不好的事。
並且憑著信心求耶穌:
路23:42 耶穌阿,你得國降臨的時候,求你記念我。
耶穌在極為痛苦時,給他永恆的應許和拯救,這句話幫助了多少卑微的罪人呢?耶穌說:
路23:43我實在告訴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。
這裡「樂園」(parádeisos)一詞,就是這詞。
當雅歌談到「我妹子,我新婦,乃是關鎖的園」(歌4:12)時,LXX卻用kēpos一詞。
人類的一大渴慕,就是回到神的樂園裡。
舊約時,以賽亞預言,神必再次安慰祂的百姓,安慰他們,將曠野變成伊甸,使沙漠變成耶和華的樂園,讓神的子民在其中必有歡喜、快樂、感謝和歌唱的聲音。(賽 51:3 )(參 結 36:35 )
保羅曾談到他曾被帶到奇妙的「樂園」裡(林後 12:4),在那裡他聽見隱祕的言語,是人不可說的。
最後,在啟示錄,神應許每一個與他同行,得勝的人,必能回到神的樂園。聖靈說?:「得勝的,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。」(啟 2:7 )
盼望我們的家人,我們所深愛的朋友,我們的同胞,地上萬族,更多人在樂園能相聚和能一同享受永恆的福樂。
你的家人能回到樂園嗎?
你想你的親友能到樂園嗎?